网页已经闲置了一段时间,为确保不会错过最新的内容。请重新载入页面。立即重新载入
查看更多etnet精彩內容
饮食文化囊括食物原料的开发利用、食品的加工制作、饮食消费,以及通过饮食为基础而形成的礼仪习俗和思想哲学,涵盖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。因此,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认为「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。」
饮食文化自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次展览分四个单元,邀请观众观赏跨越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盛宴。第一单元「跨越生死」的来世飨宴,以新石器时代(约公元前10000–公元前2000年)到汉代(公元前206–公元220年)的祭祀及陪葬饮食器具为代表,展现中华文明「礼食同源」及「事死如事生」的观念和传统;第二单元「跨越文化」的胡风宴会,以唐(618–907年)、宋(960–1279年)时期的大盘、执壶等器皿作为主轴,呈现中国与西域之间通过丝绸之路交汇融合的饮食风俗;在第三单元「跨越山水」的游宴中,观众可欣赏明(1368–1644年)、清(1644–1911年)时期所描绘的历史游宴场景及当时制作的游具,了解饮食对文人雅集与大众旅游的重要性;最後,在第四单元「跨越时间」的多媒体餐桌上,观众可探索当代饮食器具的前世与今生。
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。展品主要来自故宫博物院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。大英博物馆、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、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、香港艺术馆和香港茶具文物馆亦提供部分借展文物。
封面图片资料:《夜宴桃李园》图(局部) 丁观鹏(活跃于1737–1768年) 清(1644–1911年) 纸本设色手卷 © 故宫博物院
图一资料:夔龙柄葵花式杯 宋(960–1279年) 白玉 © 故宫博物院
图二资料:海水龙珠纹提匣 清干隆(1736–1795年) 剔红漆器 © 故宫博物院